索引号: | MB1004839/202406-00001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报告,残疾人工作,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残疾人联合会 |
成文日期: | 2024-06-11 | 发布时间: | 2024-06-11 08:25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工作总结和计划】埇桥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
审核人: | 初审:孔雅勤     复审:张迎娣    终审: 接雪梅 |
2024年埇桥区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五大行动”,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做优做实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等民生文章,全面推进残联各项工作。埇桥区残联获得“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单位”、“宿州市2024年残疾人就业创业主题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2023年度埇桥区招商引资贡献奖先进集体”、“宿州市埇桥区文明单位”称号。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
1.残疾预防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
充分发挥埇桥区残疾预防综合服务平台优势,加强残疾预防核心知识和康复政策宣传,利用爱耳日、唐氏综合征日、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爱眼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广场宣传活动、残疾预防专题知识讲座十余次。2024年已在宿州市广播电视台开办专题栏目《残疾预防快行线》19期,积极营造社会知晓、参与残疾预防的氛围。
2.残疾预防创新项目持续推进
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不断深入。埇桥区“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自2023年8月项目启动以来,截止2024年5月30日累计服务796人。“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已组织11个街道开展“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政策培训,加强政策宣传,不断完善“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工作流程。截止2024至5月31日,辅具申请区级审核176例。持续推进基因检测,规范检测服务流程,2024年至5月27日,耳聋基因检测808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260人,为群众及时提供优生优育指导。推广眼底影像筛查技术,至5月28日,2024年眼底影像筛查208人。依托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儿童“筛查-诊断-干预”链条式干预服务模式,2024年康复服务在训残疾儿童882人。完善交通事故救援救治网络,逐步推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救治培训工作及脑卒中防治工作,已印发《埇桥区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脑卒中检测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拟近期启动脑卒中检测点建设工作。
(二)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
1.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
2024年埇桥区项目任务是为3024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药费补助。截止至6月5日,已完成审核审批2892人救助材料,救助资金通过财政“一卡通”打卡发放到位,完成任务的95.63%。
2.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2024年埇桥区儿童康复任务是为491名符合条件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2024年享受救助在训儿童882人,完成任务的179.63%。持续推进埇桥区启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及2个融合教育点建设,目前融合教育服务残疾儿童及孤独症儿童约80名,为特殊儿童进行精准化的学前融合教育指导。
3.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
2024年埇桥区残疾人辅具适配任务是为965名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41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埇桥区搭建“互联网+”辅助器具网络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采购+补贴、集中+临时”的工作模式,截至5月底共计为1527人适配辅助器具(补贴)1541件,其中发放实物1352人,补贴175人。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丰富适配模式,为87名残疾儿童评估适配矫形器,为49名残疾儿童适配其他辅助器具。
4.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依据2023年残疾人动态信息管理调查数据,埇桥区2024年对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完成精准康复服务。截至6月5日已服务4502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72.3%,其中获得辅具1511人,辅具适配率70.21%,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三)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2024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共293户,当前,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施工,6月中旬进入验收阶段。
(四)残疾人就业促进
1.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
与区税务局、区财政局密切配合,推进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和残保金征收工作。截至5月底,74家用人单位网上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近160人,目前已有30家用人单位审核确认安排残疾人就业59人。
2.持续推进困难残疾人就业增收
2024年完成第一批“万人就业”143人,“阳光大棚”农业设施项目63人材料申报、审核、验收、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公示等相关工作。第二批“万人就业”已审核完成32人材料,拟于6月中下旬开展实地验收、网站公示、资金拨付工作。完成3家阳光助残就业基地申报和1家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材料审核上报。困难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196人,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预计培训160人。已组织开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招聘会、“就有未来”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等残疾人专场招聘会3场,吸引650余名残疾人参加。
3.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
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入户对残疾人家庭状况、残疾人自理能力、家庭照护情况、服务需求等进行复核登记,完成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标575人。
(五)残疾人教育保障工作
积极主动对接教育部门,认真组织调查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数量、残疾类型和程度,目前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共1357人,已入学1317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就读127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018人,送教上门172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05%。做好省特教学校招生工作,共报名14人,圆满完成指标任务。
(六)残疾人文体工作
为备战安徽省第九届残运会和安徽省田径锦标赛,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选拔,经镇街、区直单位摸排推荐1000多名残疾人体育候选人,联合特教学校教练经视频和实地筛选后,最终确定26人可参加训练。推广健身体育,开展残疾人冰雪运动推广活动。积极组织40余名摄影爱好者参加宿州市残疾人摄影大赛,共上报163幅参赛作品,埇桥区残联获得“优秀组织奖”,14名摄影爱好者获得“优秀奖”,9人获得入选奖。9名残疾人积极备战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七)招商引资工作
2024年打好“科技招商、亲情招商、合力招商、用心安商”组合拳,上报招商信息5条,入库招商平台信息5条,目前在谈项目4个,有意向投资项目4个,招引投资1.5亿元的徐州光环皮带机托辊有限公司在埇签约落地。投资一亿余元的康复辅具医疗器械生产项目西安博奥假肢医疗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已签订框架协议,项目正式签约投产后将填补皖北地区康复医疗机械假肢和智能康复器材的研发、生产空白。
(八)残疾人证评定及权益维护工作
2024年截至6月1日,残疾人证新办1180人,到期换证1238人,残疾人证等级变更176人,注销772人,累计跨省通办42件,开展入户评残36人,集中评残30人。配合市残联上线政风行风热线5次,答复群众问题20条,办理12345政府热线工单73件。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民生优享,高标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
高效推进省市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兜底线、保基本、全覆盖的惠残服务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提供服务。按依申请应补尽补要求,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教育资助,有效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开展应届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00%就业。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等发挥辐射作用,建立区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指导中心,优化“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与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流程,至少为260例残疾人提供线上辅具适配服务。拓宽完善“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网络,为至少350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
(二)突出提质增效,高水平构建残疾预防网络
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五大行动”,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借助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联合区卫健委、区教育局等部门组织残疾预防“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专题知识讲座。不断借助互联网平台及传统媒体手段加强残疾预防知识普及,提升“残疾预防快行线”栏目科普宣传力度,有效发动、撬动、带动各级部门及社会共同体参与残疾预防,争取率先高质量全面完成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行动指标。
(三)突出残健融合,高质量打造友好生活环境
加强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广“党建+”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党建助残联盟内涵建设,完善残疾人需求收集、汇总交办、跟踪落实、反馈评价、综合研判的助残业务闭环处理机制,深化助残志愿活动。以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健身周、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等专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发、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组织开展自强健身活动,做好残疾人运动员发掘培养和选拔集训工作,积极备战7月份安徽省田径竞标赛和2026年安徽省第九届残运会。积极组队参加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四)突出守正创新,高站位提升助残服务水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精心组织党纪学习教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巡察整改工作,做到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切实增强残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探视专项行动,加强入户访视工作组织领导,加强指导督导。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提高专职委员履职能力水平,着力提高基层残联工作活力和服务能力,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